清明节历史起源
清明节,又称寒食节,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。据史书记载,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,已经有清明节的习俗。原是古代祭祀祖先、扫墓祭奠的节日,清明节一直被视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节日,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。
其历史由来十分残酷。相传我国古代的江山社稷百姓们,除了守护自家的祖先坟墓,还要顾及自己的家族,为他们的先辈准备祭品。而盗墓贼为了赚取暴利,常常盗墓掘坟,扰乱百姓的祭祀。为了避免痛失故人安息的场景,祭祀就改在阳历二月或三月第一天进行,并定名为清明节,以期更好地怀念故人。
清明节习俗
清明节有很多传统的习俗,如扫墓、烧纸、踩青、打球等。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,人们会前往墓园或祖坟上祭拜先人,为故人烧纸、献上鲜花、烛炷等物品,安放马鞭草,表示子孙对故人的思念之情。同时,也是缅怀先烈的日子,一些人会到革命烈士陵园表达敬意。
踩青是指在寒食节的时候踏青赏花,这也是清明时节最大的一种活动。打球则是清明时节的专属运动,也叫打毽子。这个习俗兴盛于明清时期,即在清明节这一天,人们会聚到一起,打起羽毛球或毽子来,以此来缓解忧愁。
结语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,是广大中华儿女的思念故人、缅怀先烈的日子,也是寄托感恩、传承优秀文化的机会。祭祖之余,别忘了好好珍惜身边人和美好的生活。